武成路的昆明洋房,同仁街的法式小樓,青瓦白墻的昆明老街,惟妙惟肖的馬幫雕塑……坐落于云南民族村入口處,完全按照老昆明建筑風格和傳統街區建造的昆明故城,儼然一個“濃縮版”的昆明老城。

5月18日,云南民族村“昆明·故城”的招商公告正式發布,短短一周來,招商咨詢的電話就成了搶鋪熱線。這片潛藏著巨大商機,即將發展為集娛樂、休閑、購物、餐飲為一體的南市區綜合性商業街區,馬上就成了“伯樂們”關注的焦點。昆明·故城未來的發展前景規劃如何?昆明·故城的建成,將會給云南民族村,乃至整個滇池旅游度假區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昆明·故城項目的啟動招商,對云南旅游“二次創業”將帶來怎樣的積極作用?記者就此采訪了云南民族村的副總經理張立明。
1.近一周來,云南民族村“昆明·故城”的招商公告受到了很多市民的關注,很多讀者紛紛打電話咨詢“昆明·故城”招商的相關信息。請您簡要的向讀者介紹一下“昆明·故城”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
張立明:昆明故城占地50多畝,經營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地處云南民族村大門北側,緊靠大門停車場,東面是云南民族博物館和滇池高爾夫球場,西面通過云南民族村東門與藏族村、阿昌族村相連,是民族村的一個主要出入通路。最近我們正在進行民族村大門片區的改造提升規劃,準備將現有的民族村大門主入口、昆明故城、滇池新天地(茶文化大觀園)、云南映象大劇院(楊麗萍大劇院)等項目進行連片統一的規劃,實施改造提升。昆明故城雖然是個商業街,但同時它也相當于民族村的漢族村,是根據老昆明傳統街道建筑風格建造的,再現了如“同仁街”等昆明老城的景致。
2.剛剛獲批的《云南省旅游產業發展和改革規劃綱要》中提出,推動旅游體制的改革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實現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重大舉措。那么,“昆明·故城”項目,是否可以視作是云南民族村作為云南的資深景區,在云南旅游“二次創業”中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重大舉措?“昆明·故城”項目,對云南民族村旅游形態的轉變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張立明:昆明故城的推出,對民族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老景區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當然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其實,袁兵總經理剛到民族村不久,就提出了結構調整和產業鏈延長的問題,領導班子對民族村的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都非常重視。過去,民族村的門票收入占總收入90%以上,其他經營收入還不到10%,而現在門票外的收入已經占到了總收入的30%左右,大大超過了過去十多年的增長幅度。此外,我們在保持民族村民族文化特色和濃郁民族風情的基礎上,推出了“普洱留香茶藝館”、“瑪達咪咖啡屋”、白族村商業街、節慶小吃街、民族特色婚慶婚宴等新內容。從今年“五一”小長假開始,還推出了一臺民族風情題材的大型情景歌舞《紅土鄉情》。用不同的方式,提升云南民族村的旅游形態,豐富和發展云南民族村的產業鏈。響應云南省旅游“二次創業”的號召,為云南省旅游“二次創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云南的古鎮旅游項目很多,此次云南民族村打造的“昆明·故城”項目與其他商業地產項目有什么不同?“昆明·故城”的建造理念是什么?“昆明·故城”項目將會給云南民族村,乃至整個滇池旅游度假區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張立明:云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民族風情,在各地的古鎮中體現的非常豐富多彩。我覺得,老村寨和古鎮,都是各地傳統文化和民俗特色最富集的地方,所以才能在近年來的旅游開發中大放異彩。然而昆明在城市建設匆忙推進的過程中,把那些精彩的東西都摧毀了,這和今天昆明旅游成為旅游過境的中轉地有著直接的關系。自然風光和現代先進設施對人的吸引,替代不了集鎮古城對人的吸引,畢竟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需要相互交流和印證。人與人,人與自然發生的關系,永遠是旅游中最精彩的內核。如果我們把這種關系僅僅變成了坐車和住店,那么,成為中轉地就成了一種必然的結果。我們在打造昆明旅游核心吸引力的時候,似乎忘記了人們心靈深處那些最柔軟的地方。建機場酒店、做廣告促銷、旅行社滿街都是,這些熱鬧的旅游商業層面的操作,永遠替代不了文化底蘊的悄然流露。
至于昆明故城與其他項目的異同,我想套用一句名言:“好的項目都是相似的,不好的項目各有各的不好”。
4.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云南民族村已是海內外游客集中體驗云南民族風情的首選地!袄ッ鳌す食恰表椖拷ㄔO后,將與云南民族村形成什么樣的格局模式?對豐富云南民族村景區產業鏈的豐富和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張立明:最近我們推出的《紅土鄉情》大型情景歌舞,在演出前有一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