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8個月的建設,滬杭高鐵終于要開通了。滬杭雙城即將由此變得更加親密,往來人們即將擁有類似貼地飛行的體驗。
那些根根伸向遠方的鐵軌,那些高高架起的橋梁,那些整潔的站前廣場,那些現代化的站房,背后都有無數可愛的建設者們灑下的辛勤汗水。
他們來自各地,在這個龐大的工程中承擔著各自不同的使命,也許微小,但足夠重要。滬杭高鐵通車進入倒計時,主體施工早已完成,大部分建設者都已離開滬杭線,奔赴新的建設工地。上周末,在高鐵余杭工地和嘉善南站,我們見到了幾位還在進行最后掃尾工作的建設者。
龔亮:
余杭站鐵軌建設及調試技術部負責人
終于等到這一天
龔亮,中鐵建工集團工程技術部技術員,負責余杭站鐵軌建設及調試工作。
龔亮說,高鐵鐵軌是無砟軌道,也就是將以往鐵軌中間的枕木軌道板改成混凝土軌道板,在澆筑時就與鐵軌連成一個整體。無砟軌道有專門的機器來鋪,而技術人員在調試工作上要花大量精力。
余杭站是滬杭高鐵全線唯一一個高架鐵路站,線上線下施工必須交叉進行。白天,調試車在軌道上來來去去,為了人員安全,“行車不施工,施工不行車”。所以,白天無法靠近站臺和鐵軌,只有到了晚上,技術人員才能上軌道進行調試,建設工人也只有這時才能在線上施工。
歷經數月的建設、調試、再建設、再調試,終于等到了通車這一天。龔亮說自己的心情“激動得無法形容”。
蔡重:
高鐵嘉興段線下工程技術員
我非常自豪
“這么短的時間造出世界一流的鐵路,真了不起。”
蔡重是高鐵嘉興段線下工程的技術人員,軌道板、路基、橋梁制造,他樣樣精通。滬杭高鐵開通在即,他的感觸很深。“工期短,標準高,建設質量過硬,參與這樣的工程,我非常自豪!”
丁振興:嘉善南站安全員
我也是受益者
戴上安全帽,丁振興開始檢查站房內外的每個細節。3個月前,他來到高鐵嘉善南站,“我的工作 是檢查站臺、候車室、雨棚這些建筑,還有水、電,看看哪里還不夠好。”
丁振興家在嘉善,工作地點在上海,目前暫被派在嘉興南站工作,平時上下班都是坐火車。所以他不僅是高鐵建設的一分子,也是高鐵開通后的受益人群。“原來我坐火車回家大概要1個小時,現在20分鐘就夠了。而且車子開得相當穩,水杯放在桌子上,里面的水都不晃。高鐵開通了,班次多,上下班更方便了,我要帶著老婆一起坐高鐵去上海、杭州玩玩,讓她也感受一下。”
何忠良、何忠心:
余杭站房幕墻裝飾工
收尾不能馬虎
余杭站的站房已建設完畢,收尾的是一些裝飾工作。來自湖南郴州的何忠良、何忠心兄弟倆,是廣東科浩幕墻有限公司的施工工人,整個余杭站房內,只有他們還在干得熱火朝天。
他們負責的是站房幕墻的裝飾工作。高鐵馬上就要開通了,外墻的有些維修、收口工作還需要進行,一點都不能馬虎,以確保不影響26日的高鐵正式運行。
哥哥何忠良悄悄對記者說:“高鐵那么快,不知道坐在上面什么感覺。”
王錫冬:
余杭站高鐵高架橋工地鋼筋工
我一定要再來看看
王錫冬,57歲,安徽人,余杭站高鐵高架橋工地的鋼筋工。“我這輩子已經跑了大半個中國了,上海杭州都去過,不過都是去干活的,沒有時間出去玩。每次都是工程趕著做完了就該走了。”
這讓王錫冬挺遺憾,“將來干不動了,攢了錢又有時間,我一定要再過來看看,這是我造的工程哦。”
楊家村三兄弟:
余杭站外北廣場清理工
向往見識高科技
余杭站外的北廣場作為臨時廣場已經基本完工,瑞峰建設集團的建筑工人、來自安徽阜陽楊家村的楊姓三兄弟還在進行一些清理后續工作,主要是負責清理沙土和水泥結塊。
說起乘坐高鐵,三人都是一臉向往。“平時從這個工地到那個工地,都有單位車子接送的。如果有空,我們一定會去嘗試坐坐高鐵,聽說車上有很多高科技呢,要去見識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