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聞 |
 |
|
美麗的杭州西湖,景色迷人 |
http://www.myirene.net 作者: 來自: 發布日期:2015-3-5 |
西湖上的另一道堤——蘇堤,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杭州任上所修。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可以說是描繪西湖的第一名詩: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從蘇東坡把西湖比做西子開始,西湖便和女色有了瓜葛,紅顏禍水是西湖乃至杭州在大部分歷史中的形象。西施對越國來說是巾幗英雄,對吳王夫差卻是“禍患”。至南宋君臣耽樂湖山,終至亡國,更使西湖落得個幾近秦檜的千古罪名。明清之際,有俗諺將西湖比作美人,湘湖比作隱士,鑒湖比作神仙。而張岱卻不以為然,在其《西湖夢尋》一書中,他說他覺得俗人逛西湖,無非是來熱鬧一番,喧哄一陣,親熱一刻,如此而已!而西湖最真美的面目究竟何在?他覺得湖上的秋冬遠勝春夏,月夕遠勝花朝,雨雪遠勝晴明。也就是現在那句俗諺:“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霧湖,霧湖不如雪湖。”
 杭州秋色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在杭州做過刺史的白居易在離開杭州多年后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早年便身陷朋黨之爭、一生仕途坎坷的白樂天在杭州政績斐然,千年之后仍為杭州人懷念,西湖之上那道并不是他筑的白沙堤,也不知從何時起被稱作“白堤”,徜徉于湖邊的人們都說那是白公所筑之堤,而白居易的這句詩,也成了杭州旅游的廣告詞。 杭州對于白居易來說,并不僅僅是個實現個人政治抱負的地方。當時在朝中“終日多憂惕”的他為了避開朋黨傾軋而請求外任,來到杭州。杭州的確是滌除他人生煩惱的地方,在杭州他妓樂詩酒、持齋好佛,漸漸地忘卻了仕途的險惡,“誰知名利盡,無復長安心”。 白居易在杭州的這段生活,為許多人推崇,也為許多人詬病。推崇者羨其瀟灑達觀,詬病者斥其逃避現實、自我麻醉。而兩者都將其與杭州聯系起來,杭州從此得到“紅粉心長,節俠氣短”之名,延至今日,她也被網絡評選為“中國最女性化的城市”。 青山有骨 在西湖的周邊走上一圈,會發現湖光山色與氣節俠義本是相通。位于北山路的岳廟正是岳飛之墓,拜岳先生怒發沖冠、齒牙盡裂,何等豪氣干云! 離岳廟不遠,靜臥著近現代史上另一位奇女子——“鑒湖女俠”秋瑾,墓座正面,是孫中山先生手書“巾幗英雄”四字。秋瑾出生紹興,遠嫁湖南,留學日本,遺愿卻是“埋骨西泠”。白堤之西的三臺山,有明代名臣于謙之墓。“土木之變”之際的救時宰相,一身正氣卻沉冤刑場,遭遇可比岳飛,于謙卻是地道的杭州人。“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這一文一武二位英雄,還有那蘇堤南端的明末抗清英雄張蒼水祠墓,并稱“西湖三雄”,為脂粉所累的西湖因此平添了一抹金戈鐵馬之色。 城市精神 杭州的山水不奇不秀,不險不峻,為何美譽遠播?蓋因山水與城市的結合,自然與人文的結合之精致和諧。杭州的山水和城市相濡以沫,有著肌膚之親,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城西有西湖,城中和城北有京杭大運河,城南和城東是奔騰入杭州灣的錢塘江。此外還有數不清的溪河流經城市腹地;杭州的山或懷抱城市或蜷于城中,且山山都是相連的。城南有吳山、玉皇山,城中有寶石山、孤山,城西北浙大玉泉校區背倚老和山,西湖西去是連綿數十里的青山,不可勝數,喚作“十里郎當”。 山都是青翠的,水都是溫婉的,城市因此是柔軟的。和許多城市一樣,杭州也有著鋼筋水泥和玻璃幕墻叢立的市區,城市的噪聲在這些堅硬物表互相彈射,形成刺裂耳膜的嘯叫。然而杭州幸虧有了這方山水,這些噪聲被山水所吸收了,浮躁成了寬松,人心也因此柔軟起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