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2月24日電(記者段菁菁)景區如一面鏡子,折射游客素質的高低,也檢驗著文明旅游的踐行成果。春節期間,記者在杭州西湖景區采訪所見,喜憂參半。
靈隱的梅花是西湖邊最早的春色。記者在杭州市植物園的“靈峰探梅”看到,一些游人被臘梅清麗的香氣吸引,不禁上前折下一枝;一些攝影愛好者為了拍下更好的照片,則生生把枝條扳下來。
斷橋、白堤是游人最多的景點,隨意丟擲垃圾、踩踏草坪等現象時而有之。從白堤到平湖秋月兩側的綠化帶,一些游客在西湖邊玩累了,找不到歇腳的地方,索性跨過隔離繩,走進草坪,或坐或躺。
煙頭也是文明西湖的一大“心病”。春節前,白堤邊剛剛投入使用的10套太陽能智能壓縮垃圾箱并沒有“堵截”所有煙頭。記者看到,一個大約20人的旅行團中,大部分人能夠有意識地把煙頭扔進垃圾桶,但也有少數人為貪圖方便,隨手把煙頭丟在地上,甚至沒有踩滅燃著的煙頭。
文明旅游“正能量”,也在編織西湖美麗的“人文風景”。
往年由于無節制的大量燃香,寺院里燙傷和燒壞衣物的事故時有發生。今年春節,文明敬香活動繼續推進,靈隱寺、凈慈寺等寺院的主入口處和醒目位置都放置了文明敬香的公告板和易拉寶。各大寺院也都進行了文明敬香微視頻的宣傳。
在北山路,雖然人頭攢動,但游客們還能夠秩序井然地隨著人流行走,遇到相向而行的游客互相謙讓,遇到拍照的游客則繞行或止步等待。
“人多的地方難免會有些垃圾,但與過去相比,游客的文明程度還是提高了不少,工作也相對輕松了許多!币晃画h衛工人坦言,春節期間,游客的素質總體來說有所提高,景區的不文明行為比以前有所減少。
2010年,1歲多男孩逗逗踉蹌著將可樂瓶丟進垃圾桶的舉動曾為西湖留下美好瞬間。“春節前,我們將逗逗評為 西湖文明使者 ,并希望通過逗逗讓更多人關愛西湖、保護西湖,引導人們文明出游。”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工作人員陳志華告訴記者,2015年,西湖景區還將開展“我為西湖加一分”系列活動,以逗逗為由頭,在西湖刮起文明之風,并感染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