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商業區以中市為中心,東南西北四柵各成系統,又有自己的中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商業網絡。如東柵的中心是財神灣,全鎮最大的水產集散中心就在這里,烏鎮最大的批發零售商徐恒裕東號和西號也在這里。林家鋪子旁有錦和齋,經營南北貨物,聲譽極盛,至今尚存。 在烏鎮,您隨處可以買到烏鎮及桐鄉的著名特產,如:姑嫂餅、杭白菊、三珍齋醬鴨、烏鎮羊肉、熏豆茶、三白酒等,其中尤以“姑嫂餅”、“杭白菊”最為出名。
水鄉獨特的韻味

烏鎮特產杭白菊
杭白菊
杭白菊其實并不產于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并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
經現代醫藥理證明:杭白菊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用作泡茶,是清涼解渴的好飲料;用作沐浴,則潤滑肌膚,消痱止癢。近年來,杭白菊的制作已由灶蒸日曬發展為微波干燥,真空包裝,品質尤佳。
紅燒羊肉
烏鎮的紅燒羊肉選料十分講究,一定要以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這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是烏鎮冬令不可少的進補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
烏鎮臭豆干
臭豆干全國都有,但烏鎮的臭豆干卻別具風味。它是用上好的豆干泡制20多個小時而成,而且絕不用化學制劑,只用傳統老鹵泡制,所以沒有異味,香得純正。傳統老鹵得來非易,有的店家的老鹵已用了數年,每年都添加菜梗、筍根,為防止變質,還不時用燒得通紅的鐵鉗放入鹵中殺菌。
將臭豆干在菜油中油炸,串在竹簽上,抹上豆瓣辣醬,便是讓人難以釋口的美味。現在也有飯莊把臭豆干清蒸的,還美其名為“千里飄香”,其實,喜歡臭豆干的食客是根本不顧忌用什么名稱的,只要臭得徹底,臭得純粹。
烏鎮定勝糕
定勝糕的由來也有一個傳說,據說是古時烏鎮人民為迎接打仗得勝回來的將士而特制的一種點心,定勝糕的顏色緋紅,就象征著戰爭的凱旋。后來,因為烏鎮自古以讀書為榮,古時讀書人考狀元,親朋好友便都要做幾籠香甜柔軟的定勝糕送行,表達金榜題名的良好祝愿。
定勝糕的形狀為荷花狀,外層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里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烏鎮主要特產
藍印花布
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 、折扇、桌布、門簾、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
木雕竹刻
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無不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渾然天成,樸素卻又別具匠心。
烏錦
烏鎮絲綢著名老字號益大絲號的創始人沈永昌有一兒子名沈學文,他繼承父業后,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后決定以織錦產品代替傳統產品。1923年,他親自選拔十余位學徒分赴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學習織錦技術。經幾年辛苦,反復試制,終于裝造出有近二千個部件、一百多道工序的織錦花樓機。
大花樓機從繪制意匠圖至織出成品,需耗時百天有余。織造工藝極為繁復,一天僅能織5—6厘米,可謂“寸錦寸金”。烏錦系精選最優等天然蠶絲為原料織成,有的產品還輔以純金線織造。織成的錦緞質地堅實、雍容華貴,當地人稱這種吸收了中國著名織錦工藝,融合了本地傳統特色的提花絲織錦緞為“烏錦”。
絲棉
烏鎮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府的中心地帶,所出產的絲綿質地堅柔,無塊、無筋、無雜質,色澤潔白,勻薄如紙。當地人稱絲綿為“大環綿”或“手綿”,它的輕薄、保暖、透氣是現代“太空棉”所絕不能比擬的。
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