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街與胡雪巖
在鼓樓四周的望仙橋畔,有一條用一百三十多塊青石板鋪成的小街,叫做“元寶街”,現在是杭城唯一保存完整的一條古石板路。
據傳,紅頂商人胡雪巖發財后,為了給子孫后代造福,這一年,他請來了風水先生,選中望仙橋東堍這塊寶地,建造“胡公館”。胡雪巖要求地基一定要呈方形,意為不“寶地一方”;大門一定要朝正南,這叫“朝南享福”;門前要用大塊青石鋪路,暗喻“青云之路,生財有道”。
不料事與愿違,還沒動工就碰上了一件不順心的事。原來,在胡雪巖選中的這塊寶地的西北角,還住者一家小戶人家。為了使胡公館成正方形,胡雪巖多次派人去勸說,愿出高價讓其搬家。怎奈這戶人家雖窮,卻是人窮志不窮,說房基地是祖宗留下的產業,決不能做不肖子孫,讓給別人。任憑胡雪巖出多少錢,仍然不肯搬遷,氣得胡雪巖要上告衙門。
這時,有個好友來勸胡雪巖說:“你是有身份的人,犯不著與’小人’去斗氣,凡是開頭總圖個吉利啊!”想發財的人,“利”字最聽得進,胡雪巖覺得好友說得有理,但這地基不能成方,心里總覺得不舒適。最后,還是風水先生出了個主意:西北角缺,東南角補,用石頭元寶來“壓財”。于是,就打了一只石頭大元寶,壓在公館的東南角上。
胡公館造好了,大門朝南,青石鋪路,石元寶壓財,十分氣派。胡公館門前的這條路面,做得中間高、兩頭低,像一只倒扣的元寶。“元寶街”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