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僅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樞紐中心,更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與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并稱為中國六大古都。老北京歷史悠久,人文積淀深厚,形成了別具特色的京城風格。盡管現(xiàn)代、氣派已給北京城增添了無限的摩登氣息,老北京的道地京味依然風味猶存。
故宮角樓
郭沫若故居
1.名勝古跡
北京是我國名勝古跡薈萃之地,有眾多的古代宮殿建筑群、皇家園林、壇廟寺觀、帝王陵寢、古塔石刻、名人故居,以及宏偉的古代、現(xiàn)代建筑、博物館和紀念館等。著名的有北京城中央的明清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天安門、社稷壇(中山公園)、太廟 (勞動人民文化宮),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以及故宮北門外的景山和北海公園(明清皇家苑囿)。
北京市區(qū)有毛澤東(中南海)、宋慶齡、郭沫若等名人故居,有著名的明清壇廟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和陶然亭、紫竹院、龍?zhí)逗裙珗@,有雍和宮、白云觀、牛街清真寺、大鐘寺等宗教寺院,以及北京天文館、古觀象臺、軍事博物館、魯迅博物館、地質(zhì)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等。
北京郊區(qū)名勝主要有近郊的頤和園、圓明園遺址、香山、碧云寺、西山八大處、法海寺、大葆臺漢墓、盧溝橋、團河行宮,遠郊的明十三陵、居庸關(guān)八達嶺、慕田峪、金山、司馬臺等處的長城,百花山、靈山、妙峰山、大覺寺、龍慶峽、松山、康西草原、黑龍?zhí)丁⒕┒嫉谝黄佟⒃品迳健⑻犊菟隆⒔渑_寺、龍門澗、上方山云水洞、石花洞和焦莊戶等。
京八件
北京烤鴨
2.特色飲食
北京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一直是我國北方重鎮(zhèn),先后有遼、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于此,是我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外交中心,漢、滿、蒙、回等各族人民大量在此定居。世界和全國各地文化在此融會交流,在飲食文化方面,形成了薈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調(diào)高雅、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北京菜”。“北京菜”是由北京地方風味菜,以牛羊肉為主的清真菜,以明清皇家傳出的宮廷菜,及做工精細、善烹海味的譚家菜,還有其它省市的菜肴所組成。山東菜對北京菜系的形成影響深遠,是京菜的基礎(chǔ)。山東風味的菜館在北京四處林立。山東的膠東派和濟南派在京相互融合交流,形成了以爆、炒、炸、熘、蒸、燒等為主要技法,口味濃厚之中又見清鮮脆嫩的北京風味,廣而影響齊魯、松遼、三晉、秦隴等北方風味的形成,在烹任園地中一技獨秀。
另外,北京小吃也非常地有特色。在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點、夜霄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一些老字號專營其特色品種,為仿膳飯莊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蕓豆卷,豐澤園飯莊的銀絲卷,東來順飯莊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莊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它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
胡同生活
老北京胡同
3.民俗風情
北京是世界聞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這里相互滲透交融形成的地方性民俗,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市肆廟會、時令節(jié)年、婚喪嫁娶等,內(nèi)容十分豐富。
(1)北京四合院和胡同
北京四合院作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蘊含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