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合肥市舉行紀念小平同志“黃山談話”三十周年暨旅游規劃研討會,來自全市各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旅游實踐工作者各抒己見,深入討論了合肥旅游發展的戰略定位、拳頭產品、主題宣傳口號等一直困擾合肥旅游發展的問題。
安徽大學旅游管理系章尚正教授提出,合肥作為旅游資源非優型省會,突破資源瓶頸的途徑是站在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制高點上,發揮省會城市的集成優勢,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與競爭力。這種省會集成優勢由自然和人文景觀、經濟、文化、環境、設施、事件、活動、科技、信息、城市整體形象等優勢組成。旅游業要與文體、會展、節事等活動相結合,爭取打造品牌。
安徽環球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徐華玉認為,合肥已發展成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必將成為我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韓國、日本、東南亞、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是合肥境外市場重點,北京、廣東是境內遠程市場主攻目標,武漢、南京、上海—合肥動車游和省內地市客源是市場主體。在未來三年內應重點推出“二點一線”精華產品,即以合肥、黃山為兩點,串連合銅黃高速沿線景點(如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金孔雀等),產品由觀光型轉變為會展、商務、休閑、度假、購物等多類型產品,深度開發工業游、科教游、農家樂等特色旅游產品。
安徽省旅游培訓中心主任黃宇海主張,合肥市主打旅游產品要獨有,充分挖掘包公文化和淮軍圩堡文化,還可以利用現代科技在濱湖新區建造參與性強的休閑娛樂類大型項目。《旅游發展規劃》最終要付諸實施、得到執行,要有強有力的支撐保障體系,政府要有主導政策,旅游直接從業人員以及全體市民素質還要提升。
李鴻章故居陳列館館長程紅建議,現階段制訂旅游規劃時,應有一個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一是要樹立大旅游概念,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樹立一些特色鮮明的文化廣告。二是要大力開發與旅游相關的配套商品、紀念品等。如包河的無絲藕就可考慮開發出方便游客攜帶的食品,李鴻章的墨寶作品同樣也可開發成旅游商品;以大眾學生為對象,培育一批合肥文化的傳播者,讓合肥旅游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態勢。三是在旅游規劃中,要考慮到省市文物保護單位,盡快將文物景點通過旅游這個途徑推向市場。
長豐縣旅游局局長盧先梅提議,在編制合肥市總體規劃時,要充分挖掘縣區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如增加吳王遺蹤文化園;在合淮旅游同城一體化中把長豐縣的橋梁和紐帶功能進一步明確,在旅游交通規劃中把蒙城北路與淮南山南新區連接線考慮進去;要對旅游產品開發進行規劃,突出地域特色,滿足旅游六要素的要求;要增加旅游人才規劃。
肥西三河鎮鎮長徐仲明表示,三河古鎮將以“瞄準世博會 打造5A級”為目標,從治水、整街、改面、拓展四個方面入手,積極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一是加強領導,營造氛圍,增強全民爭創意識;二是明確目標,狠抓落實,加快景區建設步伐;三是挖掘文化,突出特色,豐富景區文化內涵;四是綜合治理,優化服務,提升景區旅游環境;五是彰顯特色,打造精品,全面爭創國家5A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