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位置:淳安縣浪川鄉芹川村
性質和特征:屬徽派建筑風格。為磚木結構,房子為三開三進,兩層樓結構,前后各有一小天井,中廳與后廳有木屏風相隔。古民居進深為15.3米,面寬為7.8米。
景點簡介:
芹川村是個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整個村莊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為主要特色,尤其是部分建筑的雕梁畫棟,乃古民居建筑之精品。

芹川村內至今有古民居約300幢,其中明代建筑有2處,其余多為清代和民國建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徽派古民居尚有60多棟及祠堂四座。建筑類型極為豐富,形制多地形樣,均為兩層,屬皖南微式建筑風格,且有其他民居少見的水榭、樓閣、戲魚池等。 由于受限制,面寬一般較窄,多為三四開間,約10米左右。每幢房子進較深,房間多,因此給人總體感覺是狹長。房子大門多為石庫門,以大青石貼面,并建有裝飾門樓,大廳前設臺階,臺階兩側作素面護欄。進入大門首先是天井,然后首層明間是敞開式客廳,客廳兩側次間為廂房,進與進之間有小廳相通,后面幾進房布局與首進基本相同,二層多為儲藏之用,非主要活動空間,這是芹川民居的一種主流格局。另一種格局其首進為跑馬樓式,即四角各一廂房,中間一天井,二層天井檐下作一周護欄,這種格局的民居在芹川只占少數。 這些古民居,其建筑十分考究,飛檐翹角。大門下門檻或是木制的,或是石塊制的,大都磨礪得光滑發亮了。門檻上還立著一個內門檻,簡單的雕琢也惟妙惟肖。門披多為人物磚雕,所雕人物栩栩如生,像《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房內門窗格欞花撐皆為花、鳥、人、動物等木雕,以木為隔桿的門楣和窗戶上方還書有“山清水秀”、“萬福朝來”等字樣。房中間上方是個敞開天井,雨時,天水由此落入地面,晴時,陽光由此射入廂房。天井一般呈長方形,由寬大正方的石板砌成,四周是50厘米左右的深梁,與外界相通,落入天井的水也就會流到外面去。兩側廂房木制板壁上由花蘭格的木板構成。抬頭仰望,四角是獅雕,或是“八仙過海”,或是“水滸傳記”。梁上的雕刻大多是鏤空的,木頭窗底也刻著一則則人物故事,諸如“孔子講學、孟子論道”之類的,讓人不由得贊嘆其尊師重道之風氣源遠流長。柱礎石均為青石質石雕,形狀各異,整個雕刻設計奇巧,雕刻細致,造型美觀,形象逼真,美不勝收。 原“遂安縣芹嶺鄉芹川村溪東路18號”古民居是芹川古民居的代表。其大門位置西偏南,臨溪而建。民居為磚木結構,房子為三開三進,二層樓結構,前后各有一小天井,中廳與后廳有木屏風相隔。前廳、中廳一樓兩側各有八間廂房,后廳為櫥房及通向二樓的樓梯。古民居進深為15.3米,面寬為7.8米。房屋牛腿、窗花等完整,雕刻精細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18號相鄰的是帶花園的王勝利古民居,破損的圍墻內是面積約40平方米的戲魚池,左側是二層結構的水榭,上下兩層皆有護攔、長椅臨水而建,美人靠造型優美,人在其中即可以賞魚,登樓又可見芹川溪的景色。院內水池的水源引自芹川溪,為保持水池水流清澈,其在上游引溪水入池,在下游則建有暗渠排水,非常巧妙。 芹川村古民居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大多數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園子用來建造前后花園,加上小溪穿村而過,兩岸村民都喜歡在自己的園中建筑天然魚塘,就算是今天新造的房子也有此項設計。因此,在這里大有開門見花園,觀魚清水塘,梅花映門香,桂飄十里香,秋蘭入幽室,凌霄攀高墻的人間天堂之神韻。 芹川村祠堂廟宇頗多,有敬義堂、郭堂、王氏宗祠、錦公祠、仁義廳和昭靈廟等八座祠堂,三座廟宇,這些祠廟至今仍保存完好。在錦公祠三環廳前,還立有一塊“恩賜碑”,此碑為大明弘治四年歲在辛亥九月遂安縣主事張學所立。《碑記》上鐫刻“恩賜”二字,碑額為篆文“源遠流長”,碑文記載:“明成化年間,陜西河決,廣東大旱,災民流離轉徙,義民王彥捐谷八千石賑災,上感其義舉,敕立此碑。”
交通信息: 交通一:千島湖鎮自備車出發,往淳開線經汾口至浪川再到新橋左拐就能到達芹川。 交通二:千島湖鎮客運碼頭乘客班船或快艇至姜家鎮,再從姜家鎮乘車往浪川方向開到新橋再右拐就能進芹川村(行程合計1.5小時)。客班船開航時間為上午6:10時,下午13:10時;快艇開航時間為上午7:00時、10:20時,下午14:30時。
千島湖旅游推薦線路:千島湖一日游 千島湖森林氧吧二日游 千島湖、黃山三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