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因其高處名云岡,故取名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時代,由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大多數石窟完成于北魏遷都洛陽前。歷時40年的開鑿,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時間。參加開鑿人數,多達4萬余人。當時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偉大藝術創作。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云岡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了當年云岡石窟的壯景:“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可見,云岡石窟是一處非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云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游人傾慕和向往的旅游勝地云岡石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云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達51000多軀,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云岡兩道山麓,把石窟分成東區、中區和西區。
山西旅游推薦線路:【墨色山西】太原、五臺山、云岡石窟、喬家大院雙飛五日游 |
|
|
|
|
|